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武術文化交流何以彌合中巴理解差異?
——專訪巴西漢學家霍心武
作者 段紅蕊 孫艷艷
中國與巴西,分處地球兩端,不同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歷史讓兩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然而,透過華語電影營造的武俠世界,40多年前,年少的霍心武(Rogério Fernandes de Macedo)偶然觸碰到打開另一個維度的開關,中華武術的玄妙奧義開始植根于他的內心,并不斷生長,令他開始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觀照世界另一端“神秘莫測”的中國,體味其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
如今,即將步入耳順之年的霍心武,不僅成為巴西孫臏拳武術協(xié)會主理人,還以中華武術為導引,成為一名漢學研究學者與漢語教育專家。近日,霍心武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了他以武術為起點的“漢學緣”,以及在他數(shù)十年的學、教、研過程中,以武術促進中巴民心相通的感悟。
從學武術到學中文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香港武俠電影中的刀光劍影,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技巧與匡扶正義的俠義精神被傳至世界,深受其影響的人中就包括正值年少的霍心武。
“(武俠電影)最吸引我注意的并非武術本身,而是中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一個習武之人面對困境時、在戰(zhàn)斗中展現(xiàn)的精神和德行。”他說。
正是在這樣的興趣驅使下,霍心武開始在巴西圣保羅市一家武館習武。盡管當時的武館師父都是巴西人,對中華武術內涵和中華文化了解有限,但那時的霍心武已可以跟著電影動作“略施拳腳”,他給自己取中文名“霍心武”——崇拜霍元甲,心悅中華武術。
出于對武術的熱愛,他開始鉆研與中國有關的一切。但他真正接觸中華文化是在結識巴西當?shù)氐娜A人家庭之后。當時,他經常前往華人開設的商店尋找漢字描摹。一位店主目睹了他“作畫”一般的寫字過程后大吃一驚,于是開始教授他漢字筆畫與筆順,一來二去,他與店主一家和社區(qū)的其他華人家庭結下深厚友誼。
一位華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當?shù)氐闹形膶W校學習中文,于是也詢問霍心武是否有意愿同去,他欣然應允。后來,他成為班上最刻苦、成績最好的榜樣!袄蠋熆偸墙形胰ズ诎迩皩憹h字,讓我背誦課文。我很喜歡背課文,因為我真的想學習(中文)!彼χ貞浧鹜隆
“文武”兼修,懷才抱器
隨著20世紀中國移民增多,中華武館在世界各地設立,“會功夫”成了外國人眼中中國人最明顯的標簽之一,不僅強化了武術的全球傳播,也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霍心武介紹,中華武術大約20世紀60年代在巴西開始盛行,通常是華人移民開辦武館,并擔任武師。后來,隨著武俠電影影響力持續(xù)擴大,越來越多的巴西人對這種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的打斗技巧產生興趣,許多華人武師也開始在社區(qū)外開班授課。
20世紀90年代,霍心武結識了移民巴西不久的山東武術大師魏長青,并拜其為師,開始隨他學習孫臏拳。這讓霍心武對武術和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回憶,除武術招式、套路外,魏長青尤其注重武術精神的培養(yǎng),他還將中國的舞獅、戲劇、圍棋乃至烹飪技巧一一傳授給弟子們。
也正是師從魏長青后,霍心武開始學習漢語拼音,這讓他對拼音的演變心生好奇,并進行深入研究。后來,他的第一篇論文《漢語拼音字母的起源》被刊登在澳門的葡語學術期刊上。
立根中華文化,武德傳習為基
霍心武表示,在巴西學習和教授武術最大的難題在于,大多數(shù)巴西弟子只專注于訓練打斗技巧和動作,對武學的理論知識和武術精神知之甚少且不求甚解。在他看來,武德是武術文化“最主要的概念”。“對我來說,這就像孔子將射箭作為一門學科來培養(yǎng)君子一樣,孔子擅長射箭,但他不練習殺人。他的目標在于教育和鍛煉身心。”霍心武如此闡述他對武術文化的理解。他認為,在中華文化背景中,武術不僅是技擊的手段,更是一種文化和哲學的體現(xiàn),強調內外兼修,注重個人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
中華武術在巴西流傳已久,是否走出了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武術的‘粉絲’群體在巴西并不算小——巴西有很多熱愛武術的人,有許多學校、武館,不少人受到長期生活在巴西的中國武術師的影響!被粜奈浣榻B。而說起巴西最具知名度的中華武術流派,霍心武毫不猶豫地選擇太極拳。他認為,太極拳常常與中醫(yī)的健身養(yǎng)生掛鉤,隨著中醫(yī)文化在巴西開枝散葉,許多醫(yī)生會建議患者練習太極拳強身健體。
霍心武觀察到,隨著社會家庭形態(tài)的多元化,許多巴西家庭會將體育運動視為培養(yǎng)孩子價值觀的一大基礎。他強調,武術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如果無法基于武德進行傳播,培養(yǎng)出的弟子于社會何益?
“如果學生沒有武德,就不能教他使用武器!彼脦煾肝洪L青的話說,盡管巴西人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武德的重要性,但在武術課上,如果師父擁有這些知識,并把它傳承下去,巴西學生也會逐漸接受和理解,并將這些理念運用到處世方式中去。
“正如中國古代的《孫臏兵法》是為了指導和管理國家而著一樣,武術作為一項運動,可以幫助人們建設一個和平的世界。孫臏的師父鬼谷子是‘縱橫家’(戰(zhàn)國時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人士)的鼻祖,而‘縱橫家’的目標是指導人們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解決沖突、尋求和平!被粜奈湔f。
以“武術”為媒,推動中巴文化交流
最近,霍心武受邀出席了紀念孔子誕辰2575周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他繼攻讀博士期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后第二次來華,其間,他還參加了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舉辦的漢學研討活動。作為一名社會科學博士兼漢學家,他在此次旅途中清晰地感受到漢學在西方人心中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霍心武表示,雖然巴西人的文化價值觀與中國人有一定差異,但隨著兩國合作日漸加深,文化上的交流也在影響價值觀的養(yǎng)成。在他看來,武術方面的文化交流是“彌合兩國人理解差異的最佳方式”。
如今,武術交流也已成為中巴之間、中拉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比如,“中拉武術交流論壇”自2021年起就成為“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中拉論壇)的固定分論壇,由中國武術協(xié)會與拉美13國相關機構共同創(chuàng)立,每年舉辦比賽、訓練營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動。而武術交流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巴西人對武術的熱情,就在不久前,巴西贏得了2025年第十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的主辦權。
霍心武還提到,如今,太極拳已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武術也如他師父魏長青曾預期的那樣走進國際比賽,成為2026年達喀爾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項目。他認為,“國際化”為武術在巴西發(fā)展帶來新的機遇,無論巴西人從前如何練習和理解武術,中華文化和中國武術項目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都可以促進這些觀念“向更加積極的方向轉變”。這也將使兩國日后在文化交流的各個領域受益。
在霍心武看來,武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也是巴西人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
“我在巴西孫臏拳協(xié)會的工作,就是向巴西人教授武術、中國語言和文化。我認為武術是促進巴中文化交流、加強巴中和平、友誼與合作的典范”,霍心武總結道,在巴西推廣武術運動是他漢學研究中最大收獲之一。未來,霍心武還計劃通過翻譯更多的中國武術理論資料,為武術在巴西的教學提供支持,并深入研究武術精神及其與儒學教義的關系。(完)
受訪者簡介:
霍心武(Rogério Fernandes de Macedo),巴西漢學家,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成員,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對外葡萄牙語教師,巴西孫臏拳武術協(xié)會主理人。他多年來致力于研究漢學、在巴西進行漢語教學和中華武術推廣,曾發(fā)表《漢語拼音字母的起源》《比較漢學:西方漢學基礎和王力建構的中國漢學》《巴西漢語教學史:關于語言規(guī)劃問題》等學術文章。